2023年,工业金属市场经历了严峻的挑战。

  受全球高利率影响,制造业陷入衰退,导致主要金属价格不断下滑。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在年内下跌了6%。在国内市场,有色金属期货板块年内累计跌幅超过10%。

  2023年即将结束,基本金属大多数处于区间波动走势,其中铜铝价格震荡偏强。近期铜价接连上涨,11月初至今LME铜期货价格累计反弹5%。

  交易人士认为,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美元持续下跌,从而提振铜价,但在短期消费淡季及长期经济前景不确定的压力下,铜价反弹高度受限。

  展望2024年,机构普遍看好国内用铜需求对铜价的拉动。广州金控期货研究报告分析称,预计到2024年2月前,铜、铝等有色金属还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,价格可能呈现震荡回落走势。但明年3月之后在各项政策逐渐发力,拉动消费和投资出现明显回暖后,铜、铝价格或将重新回归涨势。

  铜需求“内强外弱”

  铜价被视作全球经济晴雨表。

  在过去的一年里,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扰动和供需端的不确定性,铜价经历了剧烈波动。LME期铜价格在今年初冲上每吨9550美元的高位,随后迅速转跌,一度下探至每吨7856美元,当前铜价则在每吨8000美元中下段窄幅波动。

  铜作为工业的重要原料,其价格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。目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的预期增强,宏观面对铜价的压制作用减弱。

  同时,随着全球工业生产逐渐恢复,工业用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。尤其是在海外金属需求走弱的背景下,国内用铜需求相对较强。

  “供应端来看,今年铜矿保持约2%的增速,再生铜进口补充具备优势。不过,临近年末需求端也开始面临回落压力。”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张维鑫日前在2023第九届中国市场风险管理大会上分析称,从铜需求端来看,年末进入车企去库存阶段,即汽车产量淡季、消费旺季,年内需求回落。

  张维鑫认为,长期看来全球新能源车高景气发展带动汽车产量增速持稳;但电网投资方面,由于行业逆周期性特征,未来增速有上行空间。

  总体看来,国内铜下游需求表现分化。中国国际期货分析,基建发挥托底效应确保了电网投资增速平稳,以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领域需求仍有韧性,空调行业表现则相对偏弱。

  家电作为第二大铜消费领域,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,2022年家电用铜量为207万吨,其中,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是家电用铜的主要产品。每台空调的用铜量约8kg,空调铜耗量占整个家电铜耗的60%左右,单台冰箱用铜3kg,单台洗衣机用铜2kg。

  张维鑫预计,如果2024年国内经济延续弱复苏,铜价(尤其是沪铜)中枢预计仍有下跌空间。2024年下半年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,而国内总量复苏对价格的提振有限,铜价仍难有大幅上涨行情。

  不过,高盛的展望则比较乐观,该机构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,2024年中国铜需求将同比增长约2%,尽管较2023年同比增长5%的增速有所放缓,不过2024年下半年铜将转向更为严重的供应紧张,预计价格将出现大幅上行。

  高盛预计,明年LME铜价在3月、6月、12月的目标价分别为每吨8400美元、8850美元和10000美元。

  工业金属价格降温

  除了铜以外,今年来包括铝、镍、铅等在内的工业金属均呈现供需双弱格局。

  通联数据显示,LME镍、LME铅、LME锌、LME铝的期货价格年内分别累计下跌42.88%、14.69%、9.47%、6.18%。

  铝方面,“2023年呈现供需双弱格局,库存去化明显,但需求同样因地产行业剧烈调整而减弱,导致电解铝供应可能是阶段性短缺,但不会持续短缺。”广州金控期货研究报告分析称,消费端来看,铝主要分为建筑铝材和工业铝材,其中建筑铝材消费占比超过60%。据测算,2023年建筑铝材消费同比降幅超过20%,但是工业铝材在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等新兴需求驱动下出现超过30%的增速。预计2024年,建筑铝材消费降幅约为10%,工业铝材消费继续保持增长。

  镍方面,随着产能的持续释放,镍产业需求没有明显改善,导致全面过剩加剧。一德期货有色分析师谷静表示,今年以来,镍市场的交易主逻辑是纯镍供需格局的转变。随着国内新增电镍产能的投产,供应有所增加,但由于产能爬坡需要时间,前期纯镍库存并未出现拐点,一直处于超低水平。

  方正中期期货有色负责人杨莉娜预计,2023年和2024年镍市场都将保持过剩局面,镍价的长线重心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。然而,在价格快速调整的背景下,供需过剩程度预期会影响镍价下行的节奏,未来还需关注新产能投放的节奏。

  惠誉评级研究报告认为,受中国持续刺激措施以及发达国家工业复苏支撑,2024年基本金属需求将增加。该机构表示,预计中国铝需求将在2024年继续增长,而电池生产将是2024年镍消费增长的关键。